中国经济犯罪率升幅大
(博讯2006年1月20日)
虽然中国去年的刑事案件立案总数自2002年以来首次回落,经济犯罪的上升幅度却是近年来最高水平,扰乱公共秩序犯罪也有增加。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昨天在通报2005年全国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布会上说,去年各类刑事案件立案464万8000起,比前年减少7万起,同比下降了1.5%。去年侦破的刑事案件共209万7000起,同比上升了4.6%。 (博讯 boxun.com)
由于如抢劫、盗窃、放火、爆炸、杀人、强奸、拐卖妇女儿童等案件都有下降,武和平引述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说,群众的安全感提升了一个百分点,达到86.1%。
上升的犯罪类别是经济犯罪及扰乱公共秩序案件,前者有7万2000起,上升了9.7%,是近年来上升幅度最高的一年;后者(包括妨害公务、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有8万7000起,上升了6.6%。
侵权罪升幅最大
侵犯知识产权是经济犯罪中上升幅度最大的类别,上升了51.9%,共1799起。武和平说幅度提升是因为政府加强打击力度,“说明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武和平指出,在2005年的刑事犯罪中,因家庭婚姻纠纷杀人的案件增加,而且一案造成多人伤亡的情况普遍。此外,抢劫、抢夺、盗窃(两抢一盗)案件虽然下降,却有从沿海城市蔓延到各个城市的现象,针对老人及妇女的街头两抢情况尤其突出。
手机诈骗的流窜作案和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是去年犯罪的另两个动向。武和平说,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占犯罪人员总数的13.6%,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多样化。
统计显示,未成年人父母离异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近一半的犯罪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
农民利益因为官商勾结被侵占所引发的抗争事件(官方称为“群体性事件”)的数字,并没有在昨天的发布会上披露。武和平形容群体性事件是“群众的一种愿望性的要求”。他说,公安部去年组织了“开门大接访”,让各地公安局长直接与伸冤的群众见面,在接到的20多万起投诉中解决了18万多起。
至于2005年发生多少起群体性事件,武和平仅表示这“不在我披露的数字内”。
据香港媒体报道,公安部长周永康去年曾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透露,2004年的群体性事件共有7万4000多起。
早报网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投书:湖南长沙市发生特大经济犯罪案 受害者多是老年人和离退休人员 据称因涉嫌经济犯罪 北青传媒高管陆续被捕 (图) 涉包庇下属经济犯罪 李意珍事件烧到黄丽满? 中国法律专家呼吁废除经济犯罪死刑(图) 中国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达700亿元 辽宁官员指仰融涉经济犯罪遭通缉 中国银行原副董事长刘金宝涉嫌经济犯罪被免职 中国 评析:中国对经济犯罪处极刑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