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陆新闻
]
救灾易 重建难(汶川地震思考)
请看博讯热点:
四川地震
(
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6月04日
转载
)
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留给世人的思考太多太多,而“救灾易,重建难”的话题,就是汶川地震思考的话题之一。
(博讯 boxun.com)
眼下,正当“5.12汶川大地震”仍然还在牵动着中华情和世界心的背景下,急着提前举行“秋后算帐”式的各种“排排坐,吃果果”的政治表彰现象,很难让人们深入细致地审视和思考“救灾易,重建难”的严肃问题。就像笔者5月29日在《牢骚怪论:遍地英雄 谁更可爱(汶川地震思考)》一文中所言:“‘英雄,只有那些容易被历史忘却的无名英雄们,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更大力量!’……在这场谱写了万千人类社会大爱无言人道无疆的赈灾治灾的英雄诗篇上,‘遍地英雄,谁更可爱’的话题,也许会留给人们长久的思索。”换言之,当“遍地英雄,谁更可爱”的社会共识都还没有得到解决,就急着提前举行“秋后算帐”式的各种“排排坐,吃果果”的政治表彰现象,的确让国内外都会感到多少有些耐人寻味。
笔者“救灾易,重建难”的观点,也许不会被大多数人认同。因为,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其救灾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其原因就在于“5.12汶川大地震”的波及范围之广和破坏程度之大,都是人类社会之罕见,这也就决定了笔者“救灾易”的观点很难让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原因。然而,笔者之所以提出“救灾易,重建难”的观点,自然有自己的理由。
第一,“救灾易”在本文的表述,并非是指“5.12汶川大地震”事实上有目共睹的救灾难度,而是特指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超越国界的、超越民族的、超越宗教的、超越政治分歧的、超越意识形态争议的“全球大救灾”运动,而且这场“全球大救灾”运动没有任何利益博弈,没有任何回报索取,有的只是一种共识,那就是——人道主义!换言之,全球在唯一的人道主义旗帜下没有利益博弈的对“5.12汶川大地震”展开的“全球大救灾”运动,难道不正是众志成城排除万难而彰显道理上的“救灾易”吗?类似的观点,可见笔者5月27日文章《牢骚怪论:人道主义才是普世价值(汶川地震反思)》,本文不再繁言。
第二,“重建难”的观点,相信并不仅仅是笔者的个人观点,而是绝大多数人的观点。首先肯定的是,“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中包括重建规划、重建布局、资金投入、环境约束、生存要求、灾民安置、建筑质量、产业调整,经济发展、组织恢复、机构设置、人员编排等等等等想得到的与想不到的各种情况。也就是说,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法律的、政策的、慈善的、公益的等等等等社会问题,都会不断涌现出来,“重建难”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种“重建难”的背景下,已经绝不是单一的在人道主义旗帜下没有利益博弈的“全球大救灾”运动那么纯洁,相反,各种各样的国内利益博弈都将不断地涌现出来,甚至包括国际政治博弈、国际经济博弈、国际文明博弈以及所谓的普世价值博弈。总之,“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难”的话题,注定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必须正视、面对和发挥智慧解决的话题,而绝不是仅凭某种豪言壮语的口号和意识形态的说教就可以应付的话题。
在人道主义旗帜下没有利益博弈的“救灾易”与在利益博弈本能下的“重建难”,是“5.12汶川大地震”留给人们的思考话题。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救灾易,重建难”的辩证关系的话,很难说“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能够很好地一帆风顺。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河南家庭教会成员因参与救灾反而被抓捕
(图)
北大乌有之乡举办地震救灾的沙龙讲座实况(视频)
(图)
“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改为“交出抗震救灾的合格答卷”
成都温江借救灾之名强拆民房
数千人寻找失事的救灾直升机
(图)
3000余人拉网式搜救 尚未发现失事的救灾直升机
“绵竹团委书记范小华挪用救灾帐篷打人”乌龙
(图)
令人恐惧:志愿者NGO震区救灾 遭警察调查
载有14人直升飞机执行救灾任务时失事
一架救灾直升机失事!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是如何在抗震救灾一线指导工作的
救灾高潮过去,言论禁令回来?——警惕灾区信息黑洞
VOA:四川绵竹居民谈当地官员救灾表现
(图)
成都警方:无挪用救灾帐篷“谣言”造成八警伤
日本政府改派民航机向中国地震灾区运送救灾物资
中纪委11规定出台,防滥用救灾款物
看看这些官老爷是如何视察抢险救灾的
(图)
中军在救灾现场已接近疯狂
中军航空兵高空缺氧条件下空投救灾物资
(图)
应急预案急需改革——谈大陆救灾体制的弊端/张成觉
中共救灾真的开放媒体吗? /林保华
警钟:救灾的目的是救人
以生命的名义要求什么?——看四川抗震救灾文艺晚会有感/张成觉
九常委在抗震救灾中最具个性特征的一句话
从救灾看中国政改
解析中日“抗震救灾”的思路和方式/冯笑
救灾物资忒高档,当局吹牛?
我来解读抗震救灾的“胜利”二字/川耗子
“非重灾区”、“豆腐渣”及其他——对救灾的几点思考/张成觉
吴高兴:以宗教信仰看待天灾,用宗教情怀抗震救灾
救灾怪象:怎样的心理才做得出这样的事?/天正
节约救灾,当从中央机关推及全国
强大国力是抗震救灾的有力保障
马来媒体:解放军救灾不带枪令西方惊讶
救灾采访不设限是可喜的突破/张成觉
抗震救灾,冷血中国基金管理公司落井下石 狂砸股市!
昝爱宗:公民参与社会从抗震救灾开始
中国红十字会贪污救灾款 拒绝公布采购的帐篷型号!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