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金波的长进喝彩/牟传珩
(博讯2005年11月01日)
自1999年始,我多次在家中接待过金波;2003年我又与王金波同为山东省第一监狱政治难囚。在青岛朋友的印象里,金波属于那种热情很高,但却未见其深度的年轻朋友。为此我还多次劝过他:静下心来,多研究些问题。在我看来,中国政治上重新洗牌的历史时期还远远没有到来,那种民主制度指日可待的想法,未免有点不切合实际。为民主事业奋斗当有长期、韧性的心理准备。但今天我看了金波的《试论合法性问题》大作,豁然就觉得他厚重了许多。他思考的问题都是很关键的,很本质的,即社会变革的法理性与节约问题。前一个是道德问题;后一个是方法问题。这在他那个年龄段里,实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他用心的方向与思路,无疑是拿捏准了社会发展的脉搏。真是可喜可贺!这是否与他的牢狱历练有关?只可惜当今年轻一代里,很少读到像金波这样有深度的文章,就如年长一代里很少读到孙维邦那样的大手笔一样。愿维邦与金波多写些让人能咀嚼的过瘾的文章。
(博讯 boxun.com)
然而,金波文将革命、改良与演进并列,赋予其方式上的意义,是个认识误区,是文章里的“硬伤”。革命与改良都是社会更新的手段与途径,属方法论范畴。演进是对状态发展的客观表述,不包含方法意义。社会意义上的演进,就是革新,可以是革命的,也可以是改良的。不可以将演进称之为与革命、改良并列的第三条道路。理论是用概念完成的。任何概念都有其质的规定性,概念不清,将导致推理的混乱。愿金波参考。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牟传珩: 中国体制内学术研讨会新动向 寻找惠真法师/牟传珩 牟传珩给青岛市长、书记的公开信 我没有国庆节——狱中《写给共和国》/牟传珩 回忆在台湾蒙难的燕鹏先生/牟传珩 言论自由、言者无罪──简评张林案/孙文广、牟传珩等 批判者之歌/牟传珩 21世纪中国思想治罪经典案——牟传珩政治冤狱再申诉 牟传珩:守志 山东民运人士牟传珩出狱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