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评:深圳需将改革进行到底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5月11日 转载)
一些单位工资待遇没有吸引力,说到底是效益没起色,涨不了也涨不起工资。而效益跟不上除了一些不可抗因素,更多则是缺乏忧患意识和进取心,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办法不多,甚至因为受既得利益羁绊明里暗里抵制改革,一味地啃老本,以至于江河日下、暮气沉沉。
对于人才而言,除了基本的物质保障,亦须有放飞梦想的平台。如今“90后”已渐成社会主流,他们有主见、有个性,在选择职业时注重“感觉”,这种感觉中即包括工作是否有激情、有挑战、有未来。在那个刚刚打破禁锢的时代,人们选择深圳的理由往往用一个“闯”字便足以概之,深圳成为一个最大的理想的出口,意味着命运的另起炉灶,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为什么尽管深圳当时不过是一个大工地,到处尘土飞扬,却能对许多人形成无声然而有力的召唤?就因为打上鲜明的移民城市胎记的深圳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空间,因为深圳能提供无数成长的机会,还因为城市慷慨、冲动、血性的秉性总能轻易燃烧一个人的心。那么今天,深圳是否能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否能再现孔雀东南飞的盛况,还是取决于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吸引人才要有物质和梦想的支撑,还要有一个好的城市环境,这里的环境亦有软、硬之分。所谓“硬环境”,即是指城市的建设、绿化和空气质量等,在此方面,深圳可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许多人初来深圳,都会觉得这个城市漂亮、干净、空气好,在各地饱遭环境污染之苦的现实语境下,深圳的好环境确实给城市加分不少。所谓“软环境”,是指城市的法制水平、规则意识和服务水平等等,简单讲,就是能否让人在城市里生活得开心、舒展,感受到公平正义,相对于一些内地城市,深圳的“软环境”也还算不错。但优势总是相对的,深圳要保持这些优势,仍须不断进取和提升,将改革进行到底。
深圳因改革而生,改革是深圳的根与魂。当我们在为人才流失而忧心时,仍须回到原点,从改革中寻求破解难题的思路和方法。
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14-04/18/content_9375692_2.htm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88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