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墨:茅台遇冷凸显反腐成效 请看博讯热点:反腐打老虎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9月11日 转载)
池墨 中国网友

不到下午六点,北京西站附近一家茅台专卖店便早早关了门。“每年中秋节都是白酒销售旺季,店通常要开到很晚。今年没什么人来,我们就早点关门下班了。”老板乔女士一边拉下卷帘门一边对记者说。橱窗里,53度飞天茅台的标价已降到950元,“2012年初这款酒我们一度卖到2480元一瓶,这两年没什么人买了,价格降得厉害。”乔女士说。(《新京报》9月9日)
茅台遇冷,对于茅台厂家及销售商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但是,对于反腐败和民众来说,这却是一个好消息。2012年,中央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出台以来,高端白酒量价就开始出现下跌,时至今日,政策对高端白酒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高端白酒销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滑。
据报道,今年上半年,13家上市白酒企业净利润悉数下滑,除贵州茅台与古井贡酒营业收入略有增长外,各酒企营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中央的反腐政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效,公款消费的下降,直接导致了茅台等高端白酒销量的减少,酒企和经销商的利润下降也成为必然。
前几年,因为公款消费成风,官员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直接拉动了烟酒市场消费,咱们的官员是”酒不贵不喝,烟不好不抽”,一瓶几十元的酒,十几元的香烟官员根本就瞧不上,认为有辱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于是,酒企、烟企投其所好,一瓶酒原本就值几十元的酒,经过包装,变成了几百元、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一包几元的香烟经过“特殊加工”,变成了几十元、几百元。可以说,喝名酒抽名烟成为官员身份的一种象征,也成为官员的一种嗜好,可以说是乐此不疲。前不久,媒体报道山西省洪洞县兴唐寺乡党委书记李静丽因为嫌烟酒档次低,于是率领众官员打砸酒店,结果被撤职,参与打砸的官员也受到了不同的党政纪处分。说明一些官员为了公款消费,可以说是胆大包天、不择手段。
官员们之所以一掷千金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是因为是公款消费,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不需要自己掏腰包,加上中央对公款吃喝缺少有效的监督措施,所以官员们是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导致公款消费成风,严重腐蚀了党风政风,影响了干部队伍形象,老百姓对此是深恶痛绝。为此,中央出台限制三公消费政策,严禁公款吃喝,结果波及酒类企业,茅台等白酒价格应声下跌,“奢侈品”变成了滞销品,这是让酒企始料未及的。这说明,公款消费支撑起来的市场,是畸形的市场,企业如果靠公款消费来支撑,是无法长久。因为公款消费是典型的腐败,受到遏制是早晚的事情,茅台遇冷,其实凸显了中央的反腐成效。
来源:BBC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59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