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则奋:伪有为难掩政府虚弱 请看博讯热点:占领中环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2月19日 转载)
(时事评论员 黎则奋)

■政府称计划增加未来十年的建屋量,但是政府却连旧有的建屋目标都未能达成。数据图片
占领行动结束后,除了扬言要所谓「依法追究」示威者外,为粉饰太平,收拾残局,特区政府作势恢复有效管治,本周先后推出自愿医疗保险终极方案和长远房屋策略报告,但实际上只是自暴其短,充份说明多番强调自己不会辞职的梁振英已成强弩之末,名副其实是跛脚鸭政府。不走不走还须走,政治危机过后,习近平再无必要死撑689政权,梁振英的唯一利用价值,就是被中央用作祭旗以消弭民怨,换取部份建制民主派妥协,通过政改方案。
所谓自愿医保计划,目的就是以减低公共医疗服务开支为名,用私营化的方法,将公营医疗部门的责任变作私营医疗部门的肥肉。本港公共医疗服务是硕果仅存的社会福利,惠及全港大众,在杨永强主政投放资源最多的时期,因为一流医疗人才尽揽,连富豪亦会光顾。其后周一岳和高永文相继接任,为私家医生的利益着谋,多番提出不同的医保计划,企图向私营医疗部门输送利益,同时削减公共医疗开支,降低服务水平和质素,制造排挤效应,将中产赶离公共医疗系统。为了确保身体健康和医疗服务质素,有能力的市民早已购买医疗保险,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如今推出的自愿医保计划,实在除裤放屁,多余之至。最重要的是,自愿医保的供款远比私人购买的医保为高,且一如臭名昭著的强积金,行政费用太高,不单毫不吸引,等于征加医疗税,还同时剥夺了中产原可享用的服务,能够吸引中产自愿加入,简直妙想天开。何况时移世易,随着中港加速融合,本港的私营医疗服务早以服务大陆大款为优先对象,收费之高昂,不单财力不足的本地中产无力应付,也扯走了大量公共医疗部门的优秀医疗人员。此消彼长之下,政府不去增加公共医疗开支,以确保服务质素和保障市民大众健康,反倒行逆施,令情况更趋恶劣,思维之荒谬,实在令人愤慨,只能说明梁班子病入膏肓,施政之马虎和质素之低劣,无以复加。
梁振英所谓「重中之重」和欺骗民望上台的房屋政策更加不知所谓。未来十年房屋兴建计划声言会增加一万个住屋单位至四十八万,其中公营房屋合共二十九万个,包括九万个居屋单位。可是,整个报告完全没有交代资金、土地和建筑人手问题,如何落实建屋计划,全属想当然。最可笑的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这边厢说大部份土地已觅,只要政府有决心推行和各部门协调无间,要达成目标并非如「别人想象中艰难」,同日下午那边厢,负责土地供应的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便送上一记巴掌,指出兴建二十九万个公营房屋的土地,仍有三万多个单位欠缺土地,而所谓经已觅得的土地,大部份都是属于绿化用地和其他用途用地,能否成为建屋的「熟地」,仍成疑问。再说,即使可以完成目标,也远不足以应付目前已达二十六万的轮候户,还未计劏房高达八万六千四百个的住户二十余万人;更不消说梁振英上任以来,连上任政府制订五年兴建七万五千个公屋的目标也无法达成。这种信口开河的长远房屋策略,典型是画饼充饥的纸上谈兵,真亏过去长期出任房委会成员、对本港房屋问题应有一定研究和认识的张炳良可以如斯公然亮着眼睛说瞎话,胡诌交差了事。
高永文和张炳良已是梁班子的庸中佼佼,尚且如斯混世打活,敷衍失责,一叶知秋,689政权军心之散涣和垂死也不挣扎,昭然若揭,离倒台日子实属不远。
来源:苹果日报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55110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