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中葫芦:武汉疫情日记(3月11日)
(博讯北京时间2020年3月12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今天是2020年3月11日 星期三 第二十六篇 同为华人为何会选择不同的疫情应对策略
晴天但预报明天有雨。
小区里的梅花已经开始凋谢。一群羽毛刚刚丰满的雏鸟在萌发新芽的树间翻飞。
新增确诊病例下降至14个。昨天为庆祝部分新舱医院停业而举办了数百人参加的仪式。据说一些部门也召开了有百数人参加的会议。这是不是表明恐慌已经散去,解除封闭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通过网上办理返城手续的返汉人员逐渐增多。传闻市内公交也将开通,但有人说这是谣言。有的人认为政府将会分期解除对居民小区的封闭,但也有人认为分期解除不公平,要么都解除要么都不解除,否则没有解除封闭的小区一定会闹事,政府也摆不平。我们这里经常会有一些人就政府的事务发生争论,因为争论双方都站在政府和领导者角度之上,所以无论争论多么激烈也都只能算是人民内部矛盾。
出院回家后的患者也需要再做核酸检测,都在社区人员护送及监督下完成。做检测的居民在医院等待检测的过程中,会有五六个穿隔离服的人将其团团围住,可能是怕居民跑路。人与人间的相互尊重在我们这里还是很奢侈的事。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难理解,因为我们从来都是这个样子。
一个物业的人来问,能不能买到香蕉,有对老年居民特别想吃,而且他们家里也没有蔬菜。今天社区又给各小区分发了爱心蔬菜,不知为什么这对老人没有领取。
从网络得知,新加坡对新冠肺炎的控制做的非常成功,人们没有恐慌,连戴口罩的人都很少,但他们控制住了。新加坡人多数都是华人,都是针对同样的疫情,但结果完全不同。
抛开政治及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单从技术层面来看,我觉得新加坡的成功源自政府采取了疏导的方式,使政府与公民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了科学防御,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而我们以堵的方式,先是堵塞屏蔽信息,打压疫情,然后在疫情失控的情况下又不得不采取了封闭隔离的措施,最终发生了类似于挤兑和踩踏的效应。政府失信于民,民众在日趋严重的恐慌中,无论是否真正患有新冠肺炎都一起涌向医院争夺床位,致使大量真正新冠肺炎患者得不到医治并在家庭及社会上感染他人,最终陷于恶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当然更值得我们思索的是,为什么同为华人,却会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疫情的策略和方式。这更为重要,也颇为敏感。唯有正视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责任。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30013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