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二卷》掩盖毛泽东搞“三面红旗”罪行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6月28日 转载)
《新史記》柳江/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造成最嚴重的後果,是餓死人。《二卷》不用“餓死人”三個字,只寫明“據正式統計,1960年全國總人口比上年減1000萬”,注明:國家統計局編的《中國統計年鑒》(1983)第103頁。具體省份只列舉河南信陽一個地區:“突出的如河南信陽地區,1960年有9個縣死亡率超過100‰,為正常年份的好幾倍。”
《國共偽造的歷史》

党的一元化領導是毛澤東搞出來的
取得反右派運動的偉大勝利之後,1958年1月開始,毛澤東接連開了三個會議:南寧會議、成都會議、武漢會議,嚴厲批評周恩來1956年“反冒進”。 他說:“你不是‘反冒進’嗎?我是‘反反冒進’的!”說周和右派只差五十米。逼迫周連作檢查。為“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統一了思想。
6月9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游泳池召開政治局常委會,中共中央成立財經、政法、外事、科學、文教小組,國務院五大職能部門連人帶馬歸了中央,周恩來被迫靠邊站。
毛澤東搞的党的一元化領導,不但要全民打麻雀,除四害,還要全民大煉鋼鐵。8月,工業書記會議在北戴河開幕。全民要保“鋼鐵元帥升帳”的運動開始。
毛澤東在八屆三中全會上,要求縣、區、鄉和合作社的領導幹部都搞那麼一小塊田,“實驗能不能達到高產,用什麼方法達到高產。”1958年6月8日,河南放出了第一個農業衛星。此後,《人民日報》配合,全國開始畝產放衛星的競賽。
8月4、5日,毛澤東視察了徐水、安國,提出:“是不是一鄉一社,是不是搞萬人公社?”8月6日,他在河南新鄉七里營公社,看見公社的牌子,點頭說:“人民公社好。”8月29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
9月16日,毛澤東視察了安徽舒城縣舒茶人民公社,發佈最高指示:“吃飯不要錢。”全國開始大刮共產風,大辦食堂。同時刮的還有瞎指揮風。
中共至今仍舊密封檔案,掩蓋餓死人的統計數字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造成最嚴重的後果,是餓死人。《二卷》不用“餓死人”三個字,只寫明“據正式統計,1960年全國總人口比上年減1000萬”,注明:國家統計局編的《中國統計年鑒》(1983)第103頁。具體省份只列舉河南信陽一個地區:“突出的如河南信陽地區,1960年有9個縣死亡率超過100‰,為正常年份的好幾倍。”注明《當代中國的人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74頁。
《二卷》三年半只寫一年,30餘省市區,只舉了一個省下面的一個專區。這是一種障眼法。《二卷》將中國1958年就開始發生的大饑荒,仍舊稱做“三年自然災害”(包括蘇聯撕毀合同),半個多世紀了,仍舊歪曲歷史,混淆視聽。
張啟華承認“檔案肯定要看,但看的目的是搞清來龍去脈,不能洩密。也有些檔案是看不到的,這沒有辦法。”她的話,只能證明中共至今仍舊用檔案掩蓋毛澤東搞“三面紅旗”的深重罪行,也只有專制政體才能辦得到。
袁木講過餓死人數字 毛澤東搞大躍進、人民公社,究竟餓死多少人?
六四之後,北京大學新生到到石家莊軍訓,袁木去做報告,他的錄音目前還有保存,他說:“現在怎麼樣?比過去好多了吧,那時餓死多少人?4千萬人哪!”
餓死人從58年已經開始。1959年,各地已經赤地千里,路有餓殍。這年春天,山東省委書記譚啟龍帶領部分幹部,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於1959年春赴濟寧、菏澤兩地區調查研究。走遍十幾個縣、100多個村莊之後,他在濟寧市召開了濟寧、菏澤兩個地區公社黨委書記以上的幹部會議,他說:“‘大躍進’的熱度高到一定程度了,發燒燒到說胡話,是小資產階級的狂熱病。”“是左傾機會主義、冒險主義。有人說:‘得不償失的說法不對’,我看就是得不償失”。“這種情況(指當時災情)我還沒見過,簡直不如舊社會。這是黨在歷史上脫離群眾最嚴重的一次。”“生產力的破壞,比八年抗戰、三年解放戰爭毀的都厲害,比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都厲害。‘共產風’不是一般的風,比颱風還厲害,是旋風,是龍卷風”。‘三面紅旗’成了‘三面黑旗’了,人民公社成了人民的敵人了。”他提出:“首先要搶救群眾的生命,不能再餓死人。為此要停辦食堂,公社要把糧食發給群眾,要他們在自己家中做飯吃。群眾沒有飯鍋,有鑄造條件的廠子生產鐵鍋供應群眾。公社的土地分給群眾百分之三十,群眾可以租種公社的土地。大牲畜實行‘六定’,分戶餵養。開放集市貿易。在不影響國家計劃的範圍內,允許群眾進行自產自銷的貿易活動。”譚啟龍是第一個向中央要糧的省委書記,他把講話以個人名義上報中央,沒有下文。
1959年6月12日,毛澤東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說:我過去只注意人和人的的關係,沒有注意人和自然的關係,主要精力是搞階級鬥爭。去年北戴河會議才搞經濟建設,特別是抓工業。看來,我第一次抓工業,像我1927年搞秋收起義時那樣,第一仗打了敗仗。”對自己十分豁達。
6月29日,毛澤東在武昌乘坐的輪船上,召集各大協作區主任會議,他提出,廬山會議要討論的十八個問題,似有給經濟降溫,糾左之意。
毛澤東7月1日上了廬山。政治局擴大會議2日至8月1日舉行。白天開會,晚上跳舞、看戲、看電影。
毛澤東預備會議上就定了調:“八大二次會議的方針對不對?我看要堅持。”會議談形勢,大多數人對大躍進出現的問題提出尖銳批評,認為是得不償失。10日,毛澤東召集中央領導人和組長會議,強調團結,要思想統一,為“三面紅旗”辯護。
13日凌晨,彭德懷要找毛澤東談話,毛已經睡下,就決定給毛寫信。他在肯定成績的前提下,提出1958年以來的工作問題,認為主觀原因是“小資產階級狂熱性”。15日夜,毛對彭德懷的信加上一個標題:《彭德懷同志的意見書》,批上:“印發各同志參考”。會議紀要起草組的吳冷西回憶:“我和家英、喬木、陳伯達看到彭老總的信後一起議論,都覺得寫得不錯,同我們起草的《紀要》思想一致。我和家英都覺得由彭老總出面說話,有份量,作用大。但喬木說了一句話:‘也可能適得其反。’。”
23日,毛澤東在大會上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人先犯我,我後犯人。這個原則,我現在也不放棄。”25日,毛做了四點指示,包括“現在對事也要對人”,“要跟動搖的、右傾劃清界限。”。26日,毛再在東北協作區辦公廳李雲仲的信上做了批示:“右傾活動已經增長,大有猖狂進攻之勢。”“這種情況是資產階級性質的。”以上被稱為毛澤東放的三把火,廬山風向順勢大變,轉為猛批彭德懷,同時揪住張聞天,黃克誠、周小舟的發言一起批判。(《新史記》第二期)
(博讯 boxun.com) 190513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
|
|
|
|